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迪克体育移动版

主页 > 游泳 >

江西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8)

  9.青年体质健康提升工程。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以足球为突破口,集中打造青年群众性体育活动载体,大力开展阳光体育系列活动和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主题课外体育锻炼活动,使坚持体育锻炼成为青年的生活方式和时尚。培养青年体育运动爱好,推动青少年经常性参加足球、篮球、游泳、乒乓球、羽毛球等体育运动项目和健身操(舞)、健步走、太极拳、登山等健身活动,力争使每个青年具备1项以上体育运动爱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实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工程,在全省建设校园足球特色学校650所,完善校园足球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联赛制度,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星级裁判员培训,全面普及青少年足球运动。完善青年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定期抽样监测和公开发布监测结果,倡导青年形成良好的饮食、用眼和睡眠习惯,控制肥胖、近视、龋齿等常见病的发生率。改进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招生工作,广泛开展以高水平运动队项目为主体的课外活动和学生群体性竞赛,形成校园体育文化,激励青年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10.青年文化精品工程。围绕江西古色、红色、绿色三大文化品牌创建,每年创作生产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彰显“江西元素”的青年题材文艺精品。充分挖掘书院文化、陶瓷文化、农耕文化、药业文化、商帮文化等江西地域文化的新时代内涵,推动全省青年传承和弘扬赣鄱文化。广泛开展优秀文化作品全省性巡展巡演、“青春国学荟”、“你不知道的江西”挑战赛等活动,丰富青年文化活动和文化体验。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青年新媒体产品展播平台,持续推出动漫、音乐、微电影、应用类网络游戏等思想主题鲜明、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网络文化产品。以江西艺术节、陶瓷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为契机,广泛推介优秀青年文化产品。

  11.青年网络文明发展工程。深入推进“阳光跟帖”行动,引导广大青年依法上网、文明上网、理性上网,争当“江西好网民”。发展壮大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队伍,持续广泛、强有力、有针对性地发出青年好声音。推进江西省青年互联网信息中心建设,加大对共青团各类新媒体舆论平台的建设扶持力度,提升全省青年新媒体矩阵的活跃度、传播力和影响力。加强互联网企业团组织建设,加大对青少年新媒体领域社会组织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举办网络安全知识、技能等方面竞赛,发掘、吸引、培养各方面的青年网络人才。加大网络文明队伍指挥协调系统建设力度,开发运行平台,形成管理机制,提升组织效能。积极倡导“微公益”“互联网众筹”等网络公益活动,使互联网空间成为青年成长的温馨家园。

  12.青年志愿者体系建设工程。全面推行青年志愿者实名注册制度,发挥共青团员示范作用,到2025年全省实名注册的青年志愿者总数突破350万人。充分发挥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龙头牵引作用,稳步培育青年志愿服务骨干队伍,构建分层分类志愿服务项目库,扩大基层志愿服务组织覆盖,加强激励评价、保险保障等机制建设,形成规模宏大、来源广泛、门类齐全、管理规范的青年志愿服务队伍、项目和组织体系。重点建设应急救援、环境保护、文化宣传、法治教育、科技卫生等专业领域志愿服务队伍,提高青年志愿者组织化、社会化、专业化、机制化工作能力。坚持以社区为主阵地,广泛开展青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将志愿服务纳入大中小学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体系。深化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专项行动和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积极参与并做好重大赛事和会议的志愿服务工作。

  13.青年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工程。持续开展赣陶两地青少年“手拉手·心连心·民族团结一家亲”系列活动,深化实施选派优秀青年人才援疆、融情实践夏令营、两地青少年结对、援建“青年之家”等项目。开展高校“中华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全省高校举办图片、影视展和歌舞活动,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教育。加强对新疆、西藏等地来赣少数民族务工青年的语言文字服务,编印适应少数民族青年需求的双语手册。

  14.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大力培养使用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支持发展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深入推进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构建各方参与、覆盖广泛、成效明显、保障有力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完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使用、激励相关政策配套体系,到2020年建成7000人、到2025年建成10000人的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全面参与基层社区社会工作。示范建设一批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训机构、实训基地、标准化单位。推动各级共青团组织以及青少年服务组织和机构设置社会工作岗位,逐步实现县级以上“青年空间”综合服务平台至少配备1名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把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加大政府购买力度,组织实施青少年成长发展、权益维护、犯罪预防等领域项目。支持共青团深化“共青团干部+青年社会组织骨干+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青年志愿者”的“四青”工作模式,聚集对青年事业有热心、有专业技能的各方爱心力量。

  四、保障措施

  1.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江西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实施工作厅际联席会议制度,团省委具体承担协调、督促职责。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青年工作,关心、支持青年事业的发展,形成工作合力。县级以上党委和政府都要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负责推动本规划在本地区的落实,协调解决规划落实中的问题,县级以上团委具体承担协调、督促职责。各地要以本规划为指导,根据实际出台实施意见,切实抓好规划落实。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