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迪克体育移动版

主页 > 游泳 >

江西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7)

  1.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着重在青年学生骨干、团干部、青年知识分子等青年群体中选拔优秀青年作为培养对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加强党性教育、理论学习、实践锻炼等系统化培养,使之成长为深入了解国情省情、社情民情,具有较强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动员能力,对党忠诚、绝对可靠,关键时刻能为党冲锋陷阵的青年政治骨干。注重后续跟踪培养,动态调整培养方式,充分发挥骨干力量对各行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分省级、省级以下两级实施,全省每年培养不少于2万人。

  2.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工程。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推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引导青年深入理解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广泛开展“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主题教育活动,深化青少年党史、国情、省情教育,推动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青年教育全过程,搭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文化熏陶等多位一体的育人平台。深入开展“青年五四奖章”“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等活动,大力开展青年榜样典型选树及事迹宣传,讲好青春奋斗故事。

  3.红色基因代代传工程。推进红色基因传承地建设,在全省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以弘扬井冈山精神为核心的红色基因教育,推动红色基因在江西这片红土圣地上代代相传。在全省青少年中广泛开展收集红色故事、诵读红色经典、寻访红色足迹等活动,引导青少年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深化“青春井冈行”活动,每年组织1万名以上青少年上井冈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在全省中小学中广泛创建“红色中队”“红色班级”,建设“红领巾讲解员”“团员讲解员”队伍,丰富红色基因教育载体。编写红色文化系列教材,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推广。开展青少年红色文化作品系列征集活动,着力创作一批青少年喜闻乐见的优秀红色文化作品。

  4.青年人才开发行动。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坚持自主培养开发与省外、海外引进并举,积极培养省内优秀青年人才,吸引省外、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青年专门人才。实施引进培养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青年项目,每年至少引进培养60名35岁以下青年高层次人才,示范带动各地各单位加大青年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加大教育、科技和其他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对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力度,鼓励在全省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发挥海外联谊会、留学人员联谊会、青联、青企协、驻外团工委等作用,广泛联系在外赣籍青年科技人才、创业青年、优秀学子回乡创新创业。

  5.青年大开放行动。推进大开放战略,积极引导全省青年增强开放意识,主动融入我省大开放格局。重点围绕江西大开放“南下”“东进”主导方向,紧密接轨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加强区域间青年交流与合作。深化赣港澳台四地“青年大汇聚”活动,加强与香港青年联会、澳门青年联合会、台湾中华青年之友会等组织联系,每年组织1000名以上赣港澳台青年开展实习实践、体验营、训练营和形式多样的交流考察活动,不断扩大交流覆盖面,提升交流实效。充分发挥我省“沿海腹地、内地前沿”区位优势,大力支持景德镇陶溪川文创街区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等平台建设,为港澳台青年、华侨华人归国青年来赣就业创业提供便利服务。重点围绕埃塞俄比亚、赞比亚、肯尼亚等江西融入“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积极开展“一带一路”青年经贸文化交流活动,不断拓展赣鄱青年朋友圈。

  6.“创在江西”行动。大力实施科技强省、工业强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组织动员全省广大青年投身“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在推动我省产业升级、动能转换中作出积极贡献。整合政府、高校、企业、群团等资源,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进一步打造“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园区”孵化链条,为青年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工商注册、融资服务、人才对接、创业培训等“一站式”服务,提升孵化成功率。建立青年创业人才汇聚平台,建设青年创业导师团队,开展普及性培训和“一对一”辅导相结合的创业培训活动,帮助青年增强创业意识、增进创业本领。举办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互联网组)、“创领美好”创业大赛、“赢在江西”青年创新创业大赛、江西青年科技创新项目大赛等赛事,重点吸引航空制造、电子信息、中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项目落户江西。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健全涵盖能力提升、创业引领、精准服务、就业帮扶、权益保护等方面内容,贯穿就业创业全过程的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将学生创业成果折算为学分,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实施青年就业见习计划,按照“项目化运作、社会化动员、规范化管理”思路,在企业、社区、科研院所建设一批见习、实习基地,开发一批具有职业发展空间、技能训练机会的见习、实习岗位。加强青年就业见习培训和管理,提高见习实效。

  7.“绿动赣鄱”行动。组织动员青少年参与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共同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大力开展生态环保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通过各种形式在青少年中传播生态环保理念。组建青少年环保队伍,建设省市县三级青少年环保社团联盟。深化“保护母亲河”系列行动,广泛开展“小手拉大手,与生态文明同行”、“环保第二课堂”、“河小青”、光盘行动、垃圾分类、“绿色长征”公益健走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河湖林保护、环境污染防治等工作,争当绿水青山、碧湖蓝天的传承人、守护者。

  8.青年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引导青年树立“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的思想认识,在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江西篇章中展现青春作为。持续深化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工程、农村青年创业致富“领头雁”计划、大学生返乡创业“归雁行动”、农村青年电商培育工程等工作,每年扶持不少于1000名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带动10000名农村青年就业创业。继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等项目,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工作。深化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大量选送村“两委”干部、青年新型职业农民等进入培养体系,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在全省青年中广泛开展“移风易俗、青年先行”系列行动,倡导青年带头践行节俭办婚礼、不收彩礼、文明祭祀、厚养薄葬等文明新风,推动青年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