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投杯”重庆市第九届全民健身运动会暨首个“全民健身月”系列活动启动(2)
时间:2019-04-18 13:1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点击:次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和《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6-2020年)》,着眼于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的同时,着力破解老百姓“健身去哪儿”的难题,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建设了一批便民、利民、惠民的健身场地设施,深受广大市民欢迎。现将其中几项设施建设情况介绍如下。 一、城市体育公园 (一)背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在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与提升的同时,对运动健身、休闲游憩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强烈。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不断提高城乡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这不仅是新时代推进城镇化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也是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倡导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全民健身战略,全民健身热情极大高涨,全民健身活动如火如荼,经常性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升至43.78%,市民体质抽样合格率达到92.7%,位居全国第七位。但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公共体育设施的供给能力还显不足,还存在着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要的问题。为此,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增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有效供给,市体育局从2015年开始谋划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和推广工作。经市体育局向相关部门反复沟通协调和积极争取,最终将建设城市体育公园纳入“十三五””体育事业规划,写进了《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作为“十三五”期间体育事业重点项目之一。 (二)主要做法 2017年7月,在充分调研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市体育局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了《重庆市城市体育公园资助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决定从2017年起对全市建成且符合办法规定的城市体育公园给予资助命名,其中对符合条件的大、中、小型体育公园分别给予不超过500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的资金补助。以此来推动和促进全市城市体育公园建设。 (三)实施情况和效果 《办法》印发后,我局立即针对区县体育部门开展了专题培训,要求其加快建设城市体育公园,并积极向市体育局申报补助支持。2017年至今共储备大中小型体育公园建设改造项目74个。其中2017年-2018年,全市共资助命名了璧山区东岳体育公园、沙坪坝区团结公园、巫山县秀峰体育公园和万盛运动公园4个城市体育公园,投入补助资金1100万元。 这一批体育公园建成后,进一步缓解了当地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不足的问题,深受老百姓的欢迎和喜爱。 二、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一)背景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 “两点”、“两地”定位要求,市政府决定利用城市综合开发出现的无主地、边角地等闲置土地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建设社区体育文化公园旨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完善公共体育文化场地建设,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同时,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特色,统筹城市生态、健康、文化布局,提高城市发展的宜居性。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作为重庆市城市提升行动计划的组成部分,是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社区公园主要功能在“社区”、“体育”、“文化”三方面,通过为社区居民提供便民、利民服务设施,以及体育活动和文化休闲场所,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如在体育健身方面,设计结合场地地形特点,除了安排基本体育功能外,社区体育文化公园的各类运动场地还植入科学健身规则,通过地面运动符号、图案、数据,进行标准运动姿势示范,帮助市民更加科学有效地健身。 (二)规划和建设情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