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闻大咖到中黄当讲师:“听孩子的话”大有学问
时间:2019-04-04 18: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侠 点击:次
“你的孩子远比你知道的知道得多。” ——王鹏 中大附属外国语实验中学作为IB MYP候选学校,致力培养学生成为终生学习者之余,也鼓励家长成为终生学习者。3月29日下午,我校“学习者社区”家长工作坊特邀王鹏主播与家长们进行《如何倾听孩子的声音》的近距离对话,现场座无虚席。 是大咖也是父亲 他是《广东卫视新闻》主播,他是国家主任播音员,他是广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主持人监制,他是《少年,听你说》节目策划/主持人……最为关键的是,他也是一位父亲,两位小孩都在中黄就读,跟大家有同样的身份——中黄家长。可以说,王鹏既是一名不折不扣的教育行家,也是与在座家长志同道合、理念一致的同行者。 你是“苏大强”吗? 分享会的开始,王鹏老师请台下的家长分享他们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小问题: “我和我的孩子沟通有问题,孩子和大人想法不一样,我们的意见经常会有分歧。” “我感觉孩子的精力实在太旺盛了,她总是有太多问题,大人有时候会被问的没有耐心。”“我的孩子动不动就说要自由。” “我的孩子觉得玩游戏是放松。” 这些问题是不是也是您的苦恼?在教育孩子的方面,你有没有不知不觉变成“苏大强”? 你知道孩子为什么和你有代沟吗? 王鹏老师耐心地和家长们分析了所有问题的前因后果。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 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问化”三个时代。 前喻文化时代: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 并喻文化时代:晚修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 后喻文化时代:文化反哺是后喻时代的最基本特征。 在“后喻时代”,学生可借由互联网或其他手段迅速获取丰富的信息知识,当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与家长信息库存里的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大胆或无情地对家长的“教育”进行评价或批判。 王鹏老师认为,家长们处于前喻文化的末端,孩子处于后喻文化的前端,当家长和孩子处于交接过渡期,就会出现沟通问题。讲到这里,王鹏老师高度赞赏了中黄国际教育集团的办学理念--“传统文化现代化, 倾听风筝的声音,才能握好轴线 青春期的孩子仿佛风筝,一心渴望自由飞翔。但风筝是否能飞得高远又不迷失,取决于家长如何牵引。 王鹏老师恳切地谈及与孩子保持同样频率的重要性。同频的爱是一种需要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爱。爱的前提是是受,感受的受。受的前提是触,触碰的触。因而倾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孩子们可能比家长知道得还要多,但却还没有懂得那么多。当他们用他们的方式发出声音,大人要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加以引导。 除了爱之外,有一些教育常识不可忽略: 一是毅力,毅力不是从心理层面来的,是从生理层面来的。王鹏老师建议孩子锻炼长跑、游泳,挑战在自己边缘的事情,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挑战,挑战地球引力,奋力向上挺拔,在锻炼中积累小创伤而成大快乐; 三是知识构建,当孩子带着问题去了解知识时,速度和效率都会特别高,尤其是在后喻时代,能力比知识更重要,习惯比能力更重要; 四是自律,引导孩子通过延迟满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并且懂得把握生活中的弹性机制,保持舍与得的平衡。 王鹏老师研究了牛津,剑桥,哈佛的教育理念,这些名校的共同特点都是:要求学生要把自己所学回报社会,这与我校一直尊从的IB使命宣言——“为开创更美好,更和平的世界贡献力量”不谋而合。这正是他信赖并选择中黄教育集团的原因。 在这场精神盛宴的最后,中黄国际教育集团K12校长李赋先生为王鹏老师颁发“中黄国际教育荣誉讲师”聘书,感谢他作为家长代表为中黄家校社区所付出的贡献。 最后,主持人宣布:中黄国际教育与广东卫视“少年,听你说”栏目将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给我们中黄学子一个优质展示平台,让孩子们成为有观点、有思想、有故事的优秀少年! 中黄一直是按照IB的要求,打开围墙办学。让世界成为我们的课堂,让全社会的优秀分子成为我们的教学资源。教育,这项没有图纸、没有标准零件、没有重来机会的大事,我们中黄家校社区时刻关注、密切协作,挑战每一项不可能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