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

迪克体育移动版

主页 > 网球 >

国产运动品牌的前世今生(2)

由此可见,安踏集团通过主品牌安踏的高性价比来稳定已有的三四线市场,再结合FILA来迎合一二线城市的消费升级。而随着FILA所处时尚运动领域也不断涌出PUMA、斯凯奇等这样的同类型对手后,同质化竞争再次愈发激烈,未雨绸缪的安踏又将扩张的视野瞄准到国内较为空白的户外市场,引进迪桑特,并经营韩国品牌Konlonsport中国区业务,再加上刚刚拍板的Amer Sports,安踏剑指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野心已经毋庸置疑。

而最近同样买买买的特步,也颇有像安踏成功模式靠拢的意味。

由于受困于2012年危机的时间较长,特步在2015年才开始正式的转型,主要方向也是针对零售渠道以及品牌管理方面。2017年末,特步用1.5亿元一次性回购2015年前生产的产品,虽然造成特步2017年的营业额同比下降5.26%,却此番刮骨疗伤也让特步彻底清除了历史包袱,正式宣告转型之路的结束。轻装上阵后的特步,2018年总营收达63.83亿元,同比增长24.84%。

值得一提的是,眼下特步虽然拿下了拿下圣康尼、迈乐的代理权,以及收购盖世威。但今时早已不同往日,随着运动市场的竞争愈发白热化,切入新市场,复制安踏模式的成功性也并非同日而语。多品牌运作,将会是特步一个新的挑战。

国内外运动市场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

不同于安踏、特步的买买买,具有IP以及民族特色的李宁则倾向于自身内部进行延伸,更大的发挥真正的品牌价值。

显眼的汉字、黄红配色、中国风元素设计,无一都在颠覆着李宁的老旧形象

2018年2月,李宁登陆纽约时装周。这个28岁的老牌国货仿佛在证明,“过气”与“潮”之间,就是一个时装周的距离。这场大获成功的走秀,为李宁的品牌年轻化开了一个好头。不仅李宁身价飞涨,更是一件(鞋)难求。一句话已经在运动消费市场传开:以前是没钱(才买)李宁,现在是(真的)没钱买李宁了。

热闹背后,李宁也交出了一份不错的财报:截至2018年12月31日,李宁集团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8.45%至105.11亿元,净利润增长39%至7.15亿元。时隔8年等待,李宁终于完成营收破百亿的目标,业绩逐步复苏。同时在新系列的带动下,2018年李宁运动时尚品类的零售流水同比上升42%,高于其余所有品类的增幅,全年运动时尚服装销量超550万件,6个月的新品售罄率为70%。

在最新2019年2月的秋冬纽约时装周上,李宁继续放大“中国李宁”这一logo IP。在设计上延续着复古感,并将中国山水融入到运动服的设计中,更加具有中国特色,一经上线更是被国内媒体送上各种溢美之词。

但对于李宁来说,这才仅仅是个改变的开始。

在目前年轻人为主的运动时尚市场,主打特色IP风格的李宁会相对容易地引发消费者的购买购买共情,也能够将目前的品牌势能延续下去,但前提必须是做好精细化以及专业化运营。

剁椒娱投(id:ylwanjia)提到随着运动商品的消费层次越高端,消费者对于专业性的关注度也越高,这一点在李宁上也有所体现。

在去年初纽约时装周上的惊艳四座后,2018年李宁新产品和旧产品的定价都有增加。其中,中国李宁系列的平均单价比传统李宁产品高出30%以上。“旧产品的价格提高,代表着品牌力的提升,”曾华锋说道。这样的变化亦显示在财报上,2018年,李宁的产品毛利率提升1个百分点至48.1%。

而如果想继续维持这样的高溢价,除了由“中国李宁”这个潮牌IP不断带来增值效益的认可,更多需要的是消费者对于产品自身的专业性进行自愿买单。

李宁在2018年开始推出的高端篮球鞋系列——韦德之道,新款售价均为1000以上,已经逼近耐克、阿迪专业篮球鞋的平均水平。

今年3月1日,球鞋测评平台“极客鞋谈”曾推出一期名为《李宁吐槽大会》的节目,多位李宁的老顾客对品牌进行“又爱又恨”的全方位评价。

“一双实战篮球鞋怎么能买到1000块钱以上,那么贵?”

“产品要用心做,李宁的鞋楦实在太宽了,像韦德的腮帮子一样。”

“他们的重点放在时装周上,看这两年篮球鞋的设计就知道,现在已经没有功夫去设计。”

不同于资本市场对于李宁业绩崛起的溢美之词,忠实顾客发自内心的反馈或许更能代表品牌未来改进的方向。

对于李宁来说,潮牌IP的诞生给了这个老国货一个重新回到赛场的机会,但这样反哺作用终究是有限且短暂的。作为一个定位专业运动的品牌,持续高效的产品研发才能真正为这个品牌提供源源不断的永动力。

结尾

不管是安踏特步的接连收购,还是李宁的国潮重生,国产传统运动品牌的头部力量都基本告别了过去老旧的发展模式,踏上了新的征程。但这段新的征程仍然充满了机遇与挑战,除了内部市场的磨合,外部力量仍然凶猛强大。

根据耐克3月公布的2019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大中华区继续领跑,营收达15.88亿美元,已经连续19个季度实现双位数增长。阿迪达斯在2018年财报中也宣布大中华区增长高达23%。,位列第一。这也就意味着,在具有较高购买力的一二线城市中,耐克、阿迪的品牌话语权并没有收到较大的挑战。这对于国产传统运动品牌来说,依旧是长路漫漫,道阻且长。但号角已经吹响,在这近年来所谓的“资本的寒冬”下,我们更期许着一个洋溢运动热血的光明未来。

(责任编辑:admin)
广告位API接口通信错误,查看德得广告获取帮助